物性飲食‧非吃不可與少吃為妙的全食物養生法(上冊) :搞懂食物的個性和偏性,家常飲食也能勝過珍稀大補 ( 優生活 )

Publication subTitle :搞懂食物的個性和偏性,家常飲食也能勝過珍稀大補

Publication series : 優生活

Author: 紫林齋主  

Publisher: 時報出版社‎

Publication year: 2018

E-ISBN: 9789571373546

P-ISBN(Paperback): 9789571373546

Subject: R247.1 nourishment, diet therapy

Keyword: 食养、食疗

Language: CHT

Access to resources Favorite

Disclaimer: Any content in publications that violate the sovereignty, the constitution or regulations of the PRC is not accepted or approved by CNPIEC.

Description

多吃蔬果好健康?多喝水真的沒事? 《太極米漿粥》作者最新重磅力作   天天吃的食物,就是漸近式補充身體的藥物!   善用食物物性不同之妙,養胃氣、護陽氣,不勞醫生開藥方。   千年來不敗的食養智慧,用本書無縫接軌!   破解中醫重要經典《神農本草經》隱藏的藥食同源之祕,   縱使我們不懂得怎麼用藥,但若能了解物性,也能增進健康。   囊括蔬、果、蕈菇、魚鮮、禽畜肉和加工食品,超過150種常見食物   吃對了,健康Reset!   ※上冊內容為物性飲食的基礎理論和部分植物類食材的物性介紹。(詳見目錄)   ●人有人性,食物當然也有「物性」   物性就是食物的個性,不過並非單純的中醫性味歸經之分,更不是西醫討論的營養成分,而是從食物的外形、味道、科別、生長環境、食用部位,甚至是從人工製造方式去了解:這口食物下肚,會對我們的身體產生什麼反應。   ●人體並不適合經常、大量的吃偏性太重的食物   健康的身體普遍存在溫熱的屬性,這是胃氣和陽氣充足的表現。而多數食物都有「偏性」,一旦人體吃進涼寒屬性或難以化消的食物,就需要透過大量的耗能,才能重新將身體功能維持於平衡狀態。因此,偏性較強的食物在入口前必要經過適當的配伍。如果經常大量的耗去陽氣來處理食物的重大偏性,身體便容易衰弱。   ●對人體而言,多吃肉比多吃菜更好   大多數植物類食物(葉菜水果)的偏性較強,因此大部分的中藥方劑是以植物入藥,正因為偏性比動物來得明顯,所以日常食用時要格外注意:量要佔少數為宜,調理的手法需要更講究。如同藥材組成方劑,對於比例、配伍的講究,是效果的關鍵所在。   動物五臟俱全,在五行上的均衡度、面對環境變化的耐受力、藏納養分的效果都比植物好,所以更適合我們在家常食用,做為加強營養攝取的主要來源。   ●藥食雖同源,但某些食物非得捨棄不吃,才有恢復、長保健康的機會   【絕對不沾的三種食物】蘋果、黑豆、白蘿蔔   一天一蘋果,醫師真的遠離你?!黑豆被視為健康食品,多多益善?蘿蔔益氣,但只喝一口白蘿蔔湯,就可能讓元氣報銷?就是有這麼些食物,偏性過於強烈,會讓身體的養分大量流失,能量無法透過食物留存於體內!   ●搞懂物性和配伍烹調原則,廚房灶頭上就有救命良方   本書提供一套判斷物性的方法和配伍的原則,讓各種食材的偏性獲得修正。所以任何疾病在未達重症之前,若食物經過適當的配伍,酌量用之,就能取其用,綜其效,避其害。例如:   薑是回陽的絕佳良藥;   益人無數的太極米漿粥,來自尋常的大米與清水;   馬鈴薯帶皮烘烤,搭配大量油脂烹調,提高腸道機能;   青椒疏瀉肝的濕熱之氣,是少數生熟食皆好的蔬菜

The users who browse this book also brow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