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哲学解释学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

Author: 李颖  

Publisher: 浙江大学出版社‎

Publication year: 2013

E-ISBN: 9787308115544

Subject: D64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Keyword: 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Language: CHS

Access to resources Favorite

Disclaimer: Any content in publications that violate the sovereignty, the constitution or regulations of the PRC is not accepted or approved by CNPIEC.

Chapter

第三节 运用哲学解释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意义

一、有利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的理论视野

二、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的理论层次

三、有利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四、关于借鉴哲学解释学研究的问题

第一章 哲学解释学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系统

第一节 哲学解释学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内涵

一、接受的一般内涵

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应有内涵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系统的基本构成

一、由主观性理解所造成的“传导新质”和“接受新

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系统诸要素及其职能

三、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系统中的双向互动结构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心理条件和基本过程

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心理条件

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基本过程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目的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目的及其生成条件

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目的及其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目的与接受需要

三、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目的与教育目的的间距

四、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目的的生成障碍

五、目的性追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本真接受目的

第二节 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本真接受目的形成的因素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二、工具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

三、“物本”取向的生存境遇的影响

四、轻视实践和对话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影响

第三节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与接受目的有效对接的路径

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精神追求

二、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价值

三、建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中的主体间性关系

四、通过对话活动激发接受主体的问题意识

五、增强接受主体基于个性化存在的理论运用能力

第一节 “前理解”的客观性存在及影响

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前理解”的客观性存在

二、“前理解”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依据

三、“前理解”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影响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前理解”的影响因素

一、传统文化的影响

二、市场经济生活的影响

三、信息社会生活的影响

四、日常生活的影响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前理解”的应对

一、应对接受主体“前理解”的方法论原则

二、通过对话促进接受主体“前理解”的发展

三、因势利导地利用接受主体的“前理解”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者传导过程中的“主观诠释”

第一节 教育者传导过程中的“主观诠释”及客观原因

一、“主观诠释”的含义及其表现

二、思想政治教育者“主观诠释”现象的解释学解析

三、思想政治教育者“主观诠释”现象的实践依据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者“主观诠释”的影响因素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特殊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语言属性

三、理论与现实的张力

四、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接受期待

五、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诠释性质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者“主观诠释”的引导

一、坚定思想政治教育者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二、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马克思主义的对话关系

三、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管理和理论支持

第五章 家庭社会的诠释活动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影响

第一节 家庭社会的诠释影响

一、家庭社会理解与诠释的客观存在

二、家庭社会理解与诠释的影响特点

三、家庭社会不同诠释主体的诠释影响

第二节 家庭社会诠释影响的有效引导

一、弘扬主旋律,积极引导家庭社会的诠释活动

二、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积极应对社会的消极诠释影响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中的“创造性接受”

第一节 “创造性接受”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然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性接受”的涵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性接受”的客观需要

三、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性接受”的主要原因

四、视域融合: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开放性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性接受”的实践意义

一、“创造性接受”对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启示

二、“创造性接受”对意识形态发展和完善的启示

三、马克思主义接受中“创造性接受”的意义

四、彰显大众对马克思主义“创造性接受”的价值

参考文献

关键词索引

后记

The users who browse this book also browse


No browse record.